打造生态“绿洲” ——山西新材料矿区复垦与生态治理纪实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5-09-04作者: 杨红 王震

3万余亩矿山复垦土地化作绿浪翻滚的生态长廊,昔日沟壑纵横的矿山“创痕”如今已被郁郁葱葱的植被全面覆盖……山西新材料以国企担当为笔,以生态实践为墨,不仅成功重塑了黄土高原的地貌色彩,让曾经的矿山“伤疤”蜕变为生态“绿洲”,更以具体实践深刻诠释了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责任与主动担当。

激活引擎  夯实复垦责任

“矿山生态修复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须答好的政治题。”山西新材料党委书记王辛成道出企业践行生态责任的坚定立场。作为国有企业,该公司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矿山复垦不仅是环保要求,更是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政治任务。为此,山西新材料党委将矿山复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红色引擎”激活生态治理动力,让生态优先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共识。

顶层设计上,该公司主要负责人挂帅,牵头搭建覆盖所有生产矿山的生态治理体系,将复垦目标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生态修复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推进。一线督导中,分管负责人每月定期深入矿区现场办公,对照复垦标准逐项检查,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机制保障方面,该公司通过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明确“矿山实施、矿部督导、公司监管”三级责任链,将复垦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

如今,在各矿区显眼位置,矿长们签署的“复垦承诺书”与迎风挺立的油松林相映成趣。“这不仅是一份承诺,更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后务城矿矿长李磊表示。生态优先理念已深植矿山全员血脉,常态化考核机制的建立,让每一项复垦工作都有标准、有监督、有考核。 

迎接挑战  破解矿山治理难题

山西新材料西河底矿区的梯田式复垦区,洒水车缓缓驶过,清澈水流滋润着新栽种的核桃苗,嫩绿枝叶在阳光下舒展。

面对矿山复垦挑战,山西新材料持续投入复垦资金,加大复垦及生态治理力度,突破复垦任务,近5年来完成从“单点修复”到“系统治理”的跨越,真正实现了“采治同步”。

近年来,山西新材料累计投入数亿元用于矿山生态治理,针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逐一制定修复方案,实现“应复尽复”,目前累计复垦率已接近 90%。

除了资金投入以外,工艺革新也为矿山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在山西新材料主力矿山,“采—填—覆—绿”四步治理法正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修复的同频共振。定期养护巡查与精准灌溉措施,让复垦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企业生态修复的最好证明。

清晨阳光漫过吕梁山脉的沟壑,在山西新材料复垦的万亩土地上,新栽的油松幼苗挺着稚嫩枝干,嫩绿新芽从松针间悄然舒展——正是由于企业多年深耕,这里实现了从“光山秃岭”到“绿水青山”的华丽蜕变。 

 “以前这里全是裸露的黄土,现在出门就能看到绿,夏天还能在树下乘凉。”家住矿区附近的村民王大爷笑着说。如今,漫步复垦后的土地,既能看到长势喜人的农作物,也能听到林间鸟鸣,曾经“创痕累累”的土地,正逐步向生态康养之地转型。

从一寸土地的修复到万亩山河的焕新,山西新材料用责任与匠心,在黄土高原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