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智炼“赋能冶炼终点预判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5-04-21作者: 王永娇 王富强 陈恩林

凉山矿业冶炼厂生产现场,炉长朱谋铭正坐在主控室,通过铜冶炼智能终点预报系统——“铜冶智炼”密切监控冶炼流程。他的目光聚焦屏幕上二氧化硫浓度、火焰特征的细微变化,与以往作业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过去,他需要频繁前往高温区域,观测冶炼进程火焰颜色变化、炉内喷溅物形态特征,取炉内钎样,判断终点情况,作业难度大、强度高,还存在安全风险。

凉山矿业深入贯彻落实中铝集团数字化转型部署要求,携手昆明理工大学,基于“坤安”大模型底座,采用计算机视觉(CV)技术,结合LM-BP神经网络模型和多任务学习框架(DCNN),开发了铜冶炼终点预报系统。该系统包括PS转炉造渣、造铜,回转式阳极炉氧化、还原期的终点预报,通过采集冶炼进程中的反应特征数据,并借助AI大模型的“智慧加持”,实现了对不同炉况变化的智能升级。

随着“铜冶智炼”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凉山矿业一次摇炉终点的判断准确率实现质的飞跃,稳定保持在95%以上,在大幅减少摇炉操作次数、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生产更安全顺畅的同时,烟气外溢问题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企业环保水平显著提升。据测算,“铜冶智炼”系统投用后,每年可降低渣中含铜1.3%,吨铜减少还原剂消耗1.6千克,年创效超200万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目前,凉山矿业的造渣、造铜期智能终点预报系统已投入运行,氧化、还原期智能终点预报系统也已完成模型开发及反应特征数据采集。“铜冶智炼”系统的应用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将为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宝贵经验和示范效应。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